每逢周三,风雨无阻,这是秀洲区王店镇粮仓收藏品市场与古玩爱好者的特别约定。67岁的王店镇西小区居民黄福根就是遵守“每周三约定”的店家之一,他是非遗“梅里根雕”的传承人。 “黄师傅,您店里好香啊!”“这是啥材料做的雕塑啊?”黄福根的店铺在旧仓房改造的店面一楼,走过路过的很多顾客会好奇地向店内探头张望。他总是热情地招呼大家“进来看看啊”,接着开始介绍满屋的根雕作品。这些都是他的宝贝。 大到“南湖红船”“长虹桥”“八仙过海”,小到“南湖菱”“嘉兴粽子”和各类手串,店里摆放的一件件根雕作品或古朴简约,或精雕细琢,靠近时就能闻到一股幽香。 “这就是木头本身自带的天然香气。我这里用的木头大多数是崖柏,这也是我痴迷根雕的由来。”对于自己入“坑”的经历,黄福根娓娓道来。 虽然从小就喜欢做些手艺活,但是对于根雕,黄福根却是从零开始入门。2014年逛工艺品集市时,黄福根第一次接触到太行崖柏根雕。一件造型独特、香味迷人的作品让他瞬间对原材料崖柏产生了浓厚兴趣。 翻阅相关资料后,他得知这种扎根悬崖峭壁的植物任凭风雨侵蚀,始终不屈不挠。更奇妙的是,就算变成枯枝后,顽强的崖柏根系依然坚硬如初、不腐不烂,且形态天然婀娜,木纹肌理自然,油性和硬度更是用作根雕的“上上之选”。 第一眼就被崖柏的特性深深吸引,怎样能留住这份旺盛的生命力?黄福根思索再三,决定尝试用根雕作品的形式呈现。崖柏存量很少,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到处搜罗根雕原材料。多年来,买原材料花了多少钱已经算不清,但他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,就不会心疼钱。每当听到“为了根雕花钱值不值”的质疑声,老人总是淡淡一笑。 没有师傅领进门,黄福根开始自学。从画图纸开始,他会精心构思、反复琢磨,俯身桌前耐心地用锉子将崖柏上的陈皮一点点去除,接着以刻刀为“笔”,运用巧妙匠心在枯树根上“妙笔生花”。 痴迷根雕的黄福根把自己家的一间空房改造成工作室,里面堆满了木材。他自称跟木头打交道会上瘾,“崖柏是很珍贵的材料,刻下去的每一刀都要好好想想,考虑不周就会让整块木材报废。” 黄福根记得,他的第一件根雕作品是一只趴在石头上的穿山甲,完工那一刻,他感到异常兴奋。“家人常说我‘神经兮兮’的,他们不知道这种成就感有多棒。”他笑着调侃道,正是这份痴迷,软件开发价格让他坚持了10年,直到现在依然热情不减。 根雕的美在于千姿百态,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搭配上独具匠心的创意,这样的根雕作品有自然之形、自然之美,充满灵性,让人百看不厌。 一段段枯树根,在黄福根的手中“化腐朽为神奇”。连续多年坚持创作,奔跑的小鹿、飞翔的仙鹤、笑容可掬的弥勒等100多件崖柏根雕作品诞生于他的刀下,每一件都栩栩如生,将“三分雕琢七分天成”的创作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到目前为止,黄福根已经创作了七个系列的崖柏根雕摆件,包括笔挂系列、笔筒系列、嘉兴特产系列、动物系列、果蔬系列、倒流香系列以及山水系列,另外还有“曝书亭”全景图等200多件作品,很多作品被好友及根雕爱好者收藏。 在黄福根看来,掌握根雕技巧不算难,难就难在要让作品有灵气,其中的秘诀是根据树根的天然外形去构思创造。在他的店铺,记者看到一件“仙鹤”作品,就是他依循树根原有的蜿蜒走向巧妙设计而成。 嘉兴是红船起航地,“南湖红船”成为很多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,黄福根也不例外。在他的工作室悬挂着一张自己亲手绘制的《南湖红船船模草图》,其长、宽、高的比例准确无误,内部结构清晰生动。 遵照船模图纸,黄福根已经创作了几件《南湖红船》成品。其中,一件60多厘米的《南湖红船》最让他满意。起先,他创作了一件30多厘米的《南湖红船》,经过多方面观察,发现船首翘起的角度高了些,经过反复琢磨,他决定重新做一艘,修改了设计图纸,选用了一整块上好的崖柏材料,又经过2个多月全身心投入,日夜精心雕琢最终完工。 2019年,黄福根被评为秀洲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他还拥有嘉兴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、秀洲区收藏家协会会员、秀洲区非遗保护和发展协会会员等诸多头衔。在2024年出版的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册》中,有一页邮票就是他的根雕作品。 2023年12月,王店镇粮仓收藏品市场开业,黄福根作为非遗传承人被邀请来这里陈列他的根雕作品。每逢周三上午的开市日,他总能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。“赚多少钱不重要,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崖柏根雕这种艺术品。”这就是这位老匠人的心声。 【本文转载于媒体账号(https://app.tmuyun.com/webDetails/news?id=12977115&tenantId=97&uid=6602413781336f0440df05f1)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作为本账号立场。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