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 辉
苏北人都说老祖宗来自苏州阊门,久而久之,阊门便成了苏北人心中的朝圣之地。
阊门移民发生在洪武年间。明太祖先后将苏、松、杭、嘉、湖五府数十万户居民由苏州阊门集中登记,沿运河北上驱散至淮扬两郡所属各州。阊门不仅是水路通达的交通要道,也是明军破城而入击败张士诚的破防之地。
阊门移民,与闯关东、下南洋、走西口相比,是没有记载的官方移民,目前所涉资料多是民间口口相传或是移民家谱所记。历史上这么大规模移民,没有官方记载,一直是个谜,所以就流传着多种说法。
报复说。在张士诚占据苏州十多年间,为苏州地区老百姓做了大量有益之事,苏州百姓对其感恩戴德。苏州百姓和士绅富豪对张士诚的大力支持,使朱元璋部大将徐达和副将常遇春攻打苏州城时久攻不破。苦战十个月还未拿下,而损失却很惨重,朱元璋发誓攻城后屠城,后经宋濂、刘基劝阻放弃屠城。苏州沦陷后,虽保住了苏州城民众之性命,但为削弱该地民众聚合力,于是组织大规模移民。民国《续修盐城县志》卷十四引凌兰孙《凌氏谱》:“元末,张士诚据有吴门,明主百计不能下,及士诚兵败身虏,明主积怒,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两郡。”明王朝建立后,苏州百姓仍时常怀念张士诚,谈论张士诚,流传了所谓“讲张”。
移民开发说。明初时,因长期战争和瘟疫,两淮人口大幅减少,经济文化趋于停滞状态。据史料记载,朱元璋攻下扬州时,居民只余十余户,局势平定后也只回升至四十余户,而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,人口稠密,经济基础相对较好。历经多年战乱,明王朝急需恢复经济。恢复经济,人是第一要素,于是将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人口迁移到人口稀少的两淮地区。
避凶驱难说。传说明初在江南一带有一种大马蜂和红头苍蝇,见人就叮就蜇,被叮蜇过的人必死,人们只好往江北地区跑,以逃避马蜂和苍蝇的叮蜇。民间传说中的“大马蜂”指朱元璋(传说朱元璋是麻子,大马蜂取“马”谐音)。“红头苍蝇”指元末起义军“红巾军”,朱元璋的军队头扎红头巾,红巾军也是导致元朝灭亡的重要力量和明军起家的基础力量。红巾军到哪,哪就有战争,逃避战乱之苦是不少族群迁徙的重要原因。
三种移民说,皆有可能,说明阊门移民既有官方移民,也有民间自由迁徙。洪武赶散是经历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过程。有资料显示,从元末始由江南地区迁徙至江北的洪武赶散历经百年,迁徙人口达百万之众。而且这种迁徙不是一次性到位的。以前交通大多以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,没有具体目的地,船到哪上岸,适合定居,就在哪生存繁衍。甚至有些地方不适合居住时,再继续寻找,联系我们直至适合生存或找到营生之地。从有些姓氏族谱看,有些家族一代一代向北迁徙,形成族姓迁徙链。
明朝建立后,为巩固明王朝政权,朱元璋借鉴历史上汉高祖曾迁徙天下富豪于关中的做法,将豪强地主迁到中央政府控制力强的区域,使原有地区财势俱失,不能危及明王朝统治,于是将江南地区富豪移至南京周边地区及朱元璋老家凤阳府。明朝凤阳府下辖今天的蚌埠、淮南、淮北、宿州、阜阳、亳州、滁州等皖北大部分地区。迁移到凤阳的江南富户,加之原有的凤阳当地淮西集团(淮西集团崛起于元末割据之际,是朱元璋赖以建立明朝、统一南北的核心力量),盘剥当地百姓,致使百姓生活更加困难,所以就有了《凤阳花鼓》中所唱:“说凤阳,道凤阳,凤阳是个好地方,自从出了朱元璋,十年九年荒……”按照移民区域分析,范围应该是现今苏皖江淮一带。从移民阶层分析,江南富户往南京周边及凤阳府居多,普通平民往两淮居多,尤其是移民至盐城沿海一带的大部分以煮盐为生,甚至终身成为盐丁。从移民来源地分析,富户移民不仅是苏、松、杭、嘉、湖,还涉及江西北部及徽州地区。
盐城地区的特色地名也是先民留下的痕迹。诸如带有“墩”“垛”“灶”“场”“团”“仓”“鐅”“总”等的村庄名称,均与移民聚集地的生活、工作、结社有很大关联。盐城地区的沿海滩涂,当海潮逐渐退去,就会留下大片盐碱地,煮盐成了移民维持生计的不二选择。那时大片滩涂没有排水设施,居住的地方需人工堆成一个个高出地面的平台——屋基,或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安家,以防被水淹没,于是就有了“墩”和“垛”的村名,如“大墩”“二墩”“六垛”等。“灶、场、仓、团”是与煮盐相关的组织,按照大小分为场、团、灶。每个盐场设几个团,每个团设几个灶户。“灶”是煮盐户的最小组织,按照煮盐工序分为一灶、二灶直至最后一道工序。
山塘街景区白居易码头有一块《阊门寻根纪念地》碑,刻有“阊门寻根纪念碑记”,是当时的金阊区政府2011年所立。岸上有座“朝宗阁”,里面保存着主要移民姓氏家谱。纪念碑西侧岸上有家“寻根酒楼”,多年前,由盐城一商人经营着苏北菜,食客以从苏北来苏州的新苏州人居多。
站在阊门外向西眺望,连着阊门外水域通往四周有多条水路通道,一艘艘游船穿梭其间。回望历史,仿佛一艘艘移民船只,拖家带口,带着迷茫,离开殷实富饶的江南水乡,去一个没有尽头的远方,择地上岸定居营生,繁衍生息,在人烟稀少的两淮地区开枝散叶。正如他们的后代离开家乡返回苏州祖籍地一样,他们带着梦想,奔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